规范金融同业业务对险资影响有限 对险盘活存量、资影用好增量

  发布时间:2025-05-12 10:01:42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5月16日包括一行三会及外汇局在内的五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下称“127号文”),对金融机构同业业务会计核算和资本计量进行规范。127号文也要求,金融机构在规范发展同业业务的 。

  5月16日包括一行三会及外汇局在内的规范五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下称“127号文”),对金融机构同业业务会计核算和资本计量进行规范。金融127号文也要求,同业金融机构在规范发展同业业务的业务同时,加快推进资产证券化业务常规发展,对险盘活存量、资影用好增量。响有限

  外媒认为,规范这将提高银行经营成本,金融并需占用更多风险资产,同业而随之而来的业务资本补充压力,将可能带动包括优先股发行、对险资产证券化在内的资影业务的发展。

  《证券日报》(保险周刊官方微博微信:证券日报微保险)记者采访了解到,响有限上述分析得到了部分保险资管人士的规范认同,且这一趋势将给能够参与资产证券化的保险资管机构带来一定的机会。事实上,自信贷资产证券化2012年重启试点后,包括民生通惠资管公司在内的部分保险资管公司就对该业务展现出一定兴趣。

  而据泰康资管一位人士对《证券日报》(保险周刊官方微博微信:证券日报微保险)记者称,由于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复杂,加之操作经验不足,参与这类业务的保险资管机构目前较少。年前还有消息称,保监会暂停了资产证券化项目的审批。

  不过,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新契机可能会给险资投资带来变局,因为,险资对于资产支持证券(ABS)青睐有加。

  普华永道去年12月发布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在非传统投资资产中,未来两年保险投资机构最偏爱不动产和资产支持证券(ABS),二者并列第一,得票率均为31.25%。

  其调研针对的是25家保险公司及资管公司的32名资深投资从业人员,这些受访者包括国内收入及资产排名前15名的大型保险公司(集团)中的绝大多数。

  一家外资险企固收组投资人士也对《证券日报》(保险周刊官方微博微信:证券日报微保险)记者称,限制一部分同业业务后往往会促进别的业务,保险投资可能因此受到影响。“如果现在市场上的同业产品的供应变少,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或者其他产品的增加,险资会去转而购买这类产品。”

  不过,该人士认为,这种效应反映在险资投资上往往是滞后的,短期内体现不出来,毕竟险资也只是会受到影响的众多市场参与者之一。“总体上,保险公司更多地还是购买行业内部发行的产品。”

  上述的调研结果也显示,从行业看,除了最偏爱的房地产外,金融保险是保险投资机构偏爱的第二大行业,有59.38%的受访者偏好金融保险业。同时,有81%的受访者表示保险投资机构已经或计划自己发行投资产品。

  “在不久的将来,购买同业发行的投资产品或也将是非传统投资领域的又一个趋势。”普华永道预测。

标签:证券化|证券日报|信贷资产责任编辑:杜思思 杜思思
  • Tag:

相关文章

  • 2024年中国快递业务量突破1700亿件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王小月)1月8日,2025年全国邮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快递业务量突破1700亿件。会议指出,2024年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和行业业务收入分别完成1930亿
    2025-05-12
  • 澳新银行:黄金保持弱势 动能未来几天或有转折

    澳新银行(ANZ)在当地时间3月26日的报告中写道,黄金隔夜欧市震荡盘整。德国IFO商业指数略低于预期,欧央行发布温和言论,市场情势承压。美国公布的3月谘商会消费者信心指数和2月新屋销售数据好于预期,
    2025-05-12
  • 光大银行正研究优先股发行方案

    光大银行(行情, 问诊)新任行长赵欢28日上午在该行的股东大会上表示,光大银行现在的资本充足率符合监管要求,但为了提高持续发展能力,会考虑发行优先股,目前光大银行正在研究发行优先股的方案。光大银行今日
    2025-05-12
  • 人民币创两年多最大单日涨幅 双向波动趋势明显

    昨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大涨0.58%收复上周近半跌幅继上周大贬1.2%之后,昨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上演大逆转。昨日收盘价报6.1888,较上一个交易日上涨0.58%,创下两年多来的单日最大涨幅。专
    2025-05-12
  • 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热缴存冷”何解

    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即将一周年,调查发现,目前,我国个人养老金业务推广过程中出现缴存比例不高、开户热、投资冷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哪些?要提升个人养老金吸引力,可从哪些方面入手?2022年11月2
    2025-05-12
  • 人民币中长期强势基础料稳固

    对于本轮人民币始自2月以来的加速走贬,主流机构分析观点普遍认为,2014年开年以来宏观经济基本面、尤其是进出口部门的疲弱表现,是导致人民币汇率持续急跌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叠加人民币汇率波幅扩大、美联
    2025-05-12

最新评论